[整形安全議題][手術與麻醉]手術安全
檢查表、人、與整形手術的安全
正如俗諺所言:「犯錯乃是人性」。任何系統只要由人類來執行都有犯錯可能,靠期望人能百分之百不出錯的系統,是註定失敗的系統。人為因素如何影響手術安全是很重要的議題。如何正視人性的弱點並且加以防止,就能有效的增進手術的安全。有一種能有效降低出錯機率的方法,那就是檢查,檢查,再檢查,檢查一次不夠,那就再檢查一次,如果還有時間,那就檢查第三次。要檢查什麼?其實是例行的手術工作都要面對的事,包括病人姓名、團隊成員與職責、手術左右邊、可能的手術瓶頸、預期的出血量、手術時間等瑣碎但是一定會操作的事項。
利用檢查表將這些瑣碎的事項不遺漏地、有系統地排列並逐項檢查。在航空業改善飛行安全的幫助有目共睹,自2009年則逐漸推廣應用到醫學上。檢查表也有正確的使用方式,首先,期望一開始使用檢查表就能立刻看到結果是不切實際的。再來,執行檢查表的貫徹度很重要,如果只是照本宣科的唸過一個又一個項目卻沒有真的用心去檢查,檢查表不會有真的幫助。還有,別人的檢查表不一定適合自己使用,用在隆乳手術的檢查表不一定完全適合用在抽脂手術,用在每天使用開刀房的醫師護理師都不一樣的大醫院、不一定適合用在每天使用開刀房的醫師護理師都一樣的小診所。這些都可以因應不同的需要,將重要的項目加入到個別的檢查表裡。只要團隊的成員都有共識、由特定的領袖(通常是手術的主刀醫師)一次又一次的確實按照檢查表執行檢查,進步自然就會慢慢累積到看得見的程度。
檢查表從最早只有在手術前time out,漸漸延伸到手術前、手術中、手術後在恢復室內的檢查表。檢查表不一定要一項一項打勾或簽名,如同湯姆克魯斯在「美國製造」有一段起飛前的檢查,逐項唸過確認,不用拿筆也有效果。如同在機上由機長親自帶領執行檢查表,在手術房中最好也是由主刀的醫師親自帶領執行檢查表。但是手術病人安全的改善也不能期待僅靠Copy航空業的檢查表策略。手術技術的訓練、醫病資訊對等的促進、醫院文化等特屬於醫療面的面向也都要尋求進步,才是正解。
其中醫療行為(手術)中的夥伴,包括麻醉科醫師與護理師、刷手、流動人員等的參與非常重要。比方說鼓勵護理人員在看到醫療錯誤發生時能講出來,而不是懲罰發現問題的人,是正確的態度。在手術中病人的安全是最重要的事,這是需要一再被強調且深植於手術團隊心中的事。另外,如同自動化工廠作業一旦發現問題員工有權利立刻停止生產線作業一樣,手術中的每一位組員也應該都有這樣的權力,也就是發現問題能要求整個團隊先暫停的權力。比方說:「呃,我需要確認一下,這裡清點的時候少了一塊紗布。」然後請醫師暫停手邊的縫合作業,先一起再清點一次紗布。
組員的疲勞在最近越來越被重視。在過去的外科環境過勞可能被視為英雄或有能力的象徵,但是在近來恰恰相反,或者是觀念走向正確進步的方向,防止過勞慢慢成為醫界的共識。如果護理師因為某些理由,比方說照顧昨天手術的病人到深夜,那麼最好能讓她在今天休息,這樣實際上會有更好的團隊表現。特別是整形手術有許多長時間手術,這讓人為因素顯得更為重要。研究顯示超過3個小時的手術就可能增加人為因素的風險。在這樣的手術中設定短暫的休息時間,或讓組員能交替休息,下來吃東西、上個廁所,是一種很好的做法。
另外,也能鼓勵病人的參與。理論上病人本人是最關心病人安全的人。特別是整形手術有許多局部麻醉的病人,讓病人參與團隊是正確的事。比方說請病人自己回答姓名、手術的部位、手術的方式等。術前劃記則是一種強迫病人參與的方法。術前劃記不單單能避免開錯手、開錯邊,還能讓病人也感受到整個團隊對病人安全的重視,進而自發地也重視自己的安全。
減少手術中組員,特別是醫師的干擾也是一個好方法。常見的干擾源包括智慧型手機、手術室外與醫療無關的其他醫療人員、與手術病人無關的談話等。但是也有人認為暫時地停止、或暫時地與手術病人無關的談話能減少醫師的心靈疲勞,重新凝聚精神。
要解決問題必需先發現問題。解決人為因素的方法不是要人不出錯,而是利用有效的方法、團隊的力量,在有人出錯時能立即發現並改正,或預防出錯減少人為因素出錯的機率。相反的,如果沒有這樣的覺悟,只是想強加懲罰在出錯的人身上,這樣的態度是不可能改進因人為因素產生的錯誤的。而且因為寒蟬效應,大家出錯了怕被懲罰而不敢講,只會產生更大的錯誤、或整個團隊在出錯的漩渦裡不進反退,註定失敗。
本文作者為整形外科 莊昆霖醫師

沒有留言
您有什麼想法嗎?歡迎您對這個議題分享您寶貴的經驗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