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個整形醫師不會告訴你的秘密


BuzzFeed在2017-02-25發佈了一則貼文「25個整形醫師不會告訴你的秘密」
內容頗有趣,但是主要是美國的整形外科醫師Daniel Maman與Nolan Karp的說法,講的是國外的情形,我稍微改寫了順應台灣國情,與大家分享

1. 不,整形外科醫師沒有住豪宅、沒有穿名牌、更沒有每週在遊艇開趴

要留下財富,賺錢之外還要理財。整形外科醫師可以維持不錯的生活品質,但是沒有到可以奢華揮霍的程度。

2. 大多數選擇整形外科做專業的醫師,理由是想幫助人們變得更好,更有自信。
不像心臟外科開主動脈剝離、一般外科開肝撕裂傷合併出血性休克這種救命手術,大多數整形手術沒有這麼驚心動魄。但是不可否認許多整形手術對人們有非常正面的幫助。比方說唇顎裂的修補手術、正顎手術、隆乳手術、抽脂手術、減重後身體塑形手術…都有研究顯示在手術後的病人變得更好、更有自信。

3. 大多數整形外科醫師注重自己的外表。
這是真的。有許多整形外科醫師帥的像言承旭,美的像林志玲。如果不像,至少可以PS的像一點。

4. 整形外科領域很廣,不是只有抽脂與隆乳而已。
這個自然。除了雙眼皮隆鼻拉皮豐臀玻尿酸自體脂肪縮乳提乳狐臭唇顎裂手外科正顎削骨乳房重建燒燙傷頭頸部重建手部移植臉部移植斷指重接壓瘡皮膚腫瘤疤痕植髮唇整形私密處整形招風耳之外,整形外科能做的事還有很多。

5. 很特別的專科,因為病人可能從0歲到很老很老,可能是男生也可能是女生,動手術的部位可以從頭髮到腳趾頭。
真的。不過如果是美容手術,台灣限制未滿18歲不得接受美容手術,18-20歲接受美容手術需監護人同意,唇顎裂、疤痕重建、狐臭等以改善功能為主要目的之手術不在此限。

6. 在高中畢業後如果想做整形外科醫師,至少要再經過14年的訓練。
整形外科在台灣是衛福部的部定專科,屬於西醫23個部定專科的其中一科。至於整「型」外科、美容外科、頭頸部重建外科、皮膚外科、皮膚美容外科、植髮科等都不是衛福部的部定專科。要拿到有國家背書的衛福部部定整形專科執照,要唸醫學系七年、經兩階段國考考取醫師執照、2013年前入學者要接受一年畢業後訓練PGY, post graduate year,2013年後入學者未來要接受兩年PGY訓練、受外科訓練三年、考取外科專科執照、再受整形外科專科訓練三年、通過整形外科專科筆試與口試資格,才能拿到整形外科專科執照。在受外科訓練三年與整形外科訓練三年合計六年的時間,稱為「住院醫師」,最後一年稱為「總(住院)醫師」,有的醫師在完成所有的住院醫師訓練後會選擇再當fellow1至2年,才成為獨當一面的主治醫師。

八卦是,如果要開美容刀,在台灣其實不用這麼辛苦(在美國也是)。只要讀完醫學系七年,獲得醫師資格後其實法律就不限制醫師做何種手術。正經地說,受正規醫學訓練特別是如地獄般的住院醫師訓練六年出來的醫師,不論在經驗、內科知識、手術技巧、應變能力都強大許多。

7. 整形外科主要有兩大範疇:美容與重建。
重建是美容的基礎。一定要有重建的訓練,熟知解剖位置、重要的神經肌肉及相關功能、對組織處理的能力、對循環的概念,才真的有能力能做好美容手術。在住院醫師訓練時候重建手術是住院醫師生活的重心,一般整形外科的住院醫師從R4(意思是第四年住院醫師)開始,從一台又一台重建手術中獲得越來越多寶貴的經驗,慢慢到總醫師、主治醫師開始熟悉美容手術,這幾乎是所有整形外科醫師共有的成長曲線。

8. 在整形外科中沒有一定正確的手術方式。治療同一種情況可能有25種方法。
整外的教科書開宗明義的說:整形外科是一門「解決問題」的學問;整形外科要學的重點是「原則」,根據原則面對各種不同的問題選擇合適的方法。舉例開眼頭可能有超過50種方法、疤痕攣縮的放鬆有人使用局部皮瓣、Z整形切口、有人使用自體脂肪移植、有人使用局部藥物注射,這些都是整形醫師在臨床上非常常碰到的情形。

9. 許多整形外科醫師也頗有藝術天份,比方繪畫、雕塑或攝影。
這是真的,而且整外醫師的另一半也都頗上相(我老婆要我一定要這麼寫)。醫學是藝術與科學的結合,整形外科也是。

10. 有時候選整形外科醫師像在選刺青師傅。
就安全而言,整形外科醫師注重手術安全、麻醉安全、器械無菌;刺青師傅也是,同樣注重無菌原則、器械無菌。
就美感而言,整形外科醫師雕塑臉部或身體曲線,很重要的是醫師的美感與技術;刺青師傅也是,刺青的好壞與師傅的美感和技術關係最大。

11. 肉毒桿菌素不是只用來治療皺紋。它的治療對象還包括止汗、偏頭痛、與眼皮抽搐。
自從Allergan公司在1989年獲得美國FDA通過Botox在眼睛斜視的應用,到今年2017年已經28年了。肉毒桿菌素的作用在讓肌肉癱瘓,適應症除了美容的除皺功能之外,還包括治療中風後或脊髓損傷後的肌肉抽搐、聲帶肌肉、陰道肌肉、食道、膀胱肌肉放鬆等。

12. 最常抽脂的部位是腹部、背部與大腿。
在台灣可能是腹部、大腿與上臂。

13. 整外醫師拒絕了大約30%前來求診的客人,原因是期待不切實際、或不健康。
這也是真的。合理的期望與良好的術前溝通是手術滿意度的基本。整形醫師一定希望自己的病人在做完手術後滿意、快樂,如果覺得病人的期待不切實際、或不健康,做完手術一定不會滿意、不會快樂,那不如一開始就不要開。

14. 我們不做陰莖增大術。
(其實是有的)。自體脂肪移植、人工真皮植入、陰莖根部V-Y flap都有辦法讓陰莖看起來比較雄偉。

15. 手術中常常需要做微調,只為了達到病患的期待。
常常發現手術的主要部分如果做的順手,很快就做完了。但是常常要花再二倍、三倍的時間只為了調整到最佳的狀態。比方說雙眼皮手術,在手術中要病人坐起來、反覆張眼閉眼、反覆調整縫線的位置是常有的事。在手術中花這些時間非常值得,比手術後不滿意、要再等組織恢復、病患不開心、再花時間重修要省時得多了。然後整外醫師在做這個的時候是非常專注的,常常一不注意時間就過了。所以如果整外醫師告訴妳「這台手術大約要花一個小時」,如果醫師做的比一個小時短,不代表醫師隨便做一做;如果醫師做的比一個小時久,也不代表手術真的遇到什麼難以解決的困難,常常只是醫師求好心切罷了。

16. 整形手術不是專屬於有錢人與名人。
在台灣要找到沒有拿手機的人,比要找到有拿手機的人困難。在台灣做雙眼皮手術其實比買一隻iphohe手機還便宜。整形手術越來越被大眾所接受,說實話如果都是變得更漂亮、更有自信,一個女孩隆乳和擦指甲油有差別嗎?其實擁抱合適的整形手術、讓自己變得更好並不困難。(在台灣要找到沒有做整形的人,比較找到有做整形的人困難 → 是沒有到那麼誇張的程度啦)

17. 整形醫師一天的行事曆可以包括諮詢、手術、做微整,與術後追蹤。
還包括吃飯睡覺陪家人。

18. 我們常常要跟病人澄清,抽脂手術不能代替運動和飲食控制來幫妳減肥。
是的,理想的抽脂手術是在妳已經有了良好的運動習慣、飲食習慣,還有部分的脂肪是瘦不下來的,就靠抽脂手術解決。

19. 有些人不希望在工作場合以外,被人家認出是整形醫師。
這並不奇怪,在各個工作也都有這樣的人。但是也有很喜歡出風頭的醫師啦。

20. 所以如果妳在外頭看到妳的整形醫師,千萬不要拉著姐妹阿嬤去請他立刻提供整形的意見。
醫師有保密的義務,特別整形手術是大家認為隱私要求比較高的手術。如果突然在路上認整形醫師,整形醫師通常不知道應不應該認妳。所以微笑點個頭就好啦。

21. 不建議討價還價,你以為低價買進了好商品,其實是買進了更便宜的東西。
整形醫師有一點藝術家的個性、通常會堅持。手術的價格是醫師標記自己的一種方式,大部分的整形外科醫師不願意做削價競爭的事。合理的利潤才能支撐診所的營運、才能進一步提升診所服務的品質。舉抽脂為例,以超音波威塑抽脂的成本很貴、手術技術要求高,因此價格自然比一般傳統抽脂高。又要醫師用威塑抽脂又只願意付傳統抽脂的錢,妳覺得可能嗎?這個問題的背後其實還與診所經營的方式有關。有時候價格的紊亂來自於診所對業績的要求,這個就要消費者自行去體會,也可以多看看話整為您部落格讓整形市場更透明。

22. 我們試著不要品評別人的長相,但有時候還是會控制不住。
私底下一定會啦。但是看久了除非是非常特別的面相,不然也不太會激起整外醫師的好奇心。

23. 有些手術需時長達12小時以上。
有的時候是手術的時間很長,比方說減重後同時施做腹部、上臂、大腿拉皮、提乳手術,比方說大面積燒燙傷需要清創植皮。解決的方法有叫多一點醫師進來開,不然就是分階段開。有的時候是要開刀的時間很晚,比方說頭頸部癌症切除後要重建,常常接刀的時間是晚上九點十點,翻一塊皮瓣上去補好做完常常都是半夜兩三點的事了。解決的方法是沒有解決的方法,這就是醫師工作的一部分。

24. 有時我們的工作也要顧慮到病人的感受,特別是因為乳癌接受乳房切除後重建的病人。
「同理心」是醫師必備的特質。前來求診的不論是美容的客戶,或是重建的客戶,都需要有同理心的對待。

25. 幸運的是,大多數病人滿意手術的結果,整形醫師是個令人開心的職業。
妳知道嗎?如果有一個不滿意的病人,常常會讓整形醫師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好,所以沒有醫師會想把病人開到不滿意。反過來講,如果病人很滿意,簡單給醫師一個肯定,醫師就會開心很久很久。

本文作者為整形外科 莊昆霖醫師
希望這篇文章能對您有所幫助 ,有任何問題歡迎line私訊討論,或留言討論
莊昆霖醫師LINE ID :  @prsjack  歡迎線上免費提問,內容不公開,保證安心,我會親自回覆
看診地點時間
週一12:00-20:00 台北
週二12:00-20:00 板橋
週四11:00-19:00 桃園
週五12:00-20:00 高雄
單週六 10:00-18:00 台中
雙週六 10:00-18:00 板橋

Image-1.png

沒有留言

您有什麼想法嗎?歡迎您對這個議題分享您寶貴的經驗或建議!

技術提供:Blogger.